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一机在手,手机上社交类APP的存在,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帮忙,不管远近,只要有手机,人们都可以进行交流沟通。现在的即时通讯类APP都开始向社交方向发展,而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也在不断更新,东莞APP开发公司神通科技从几个维度出发,对社交类APP进行分类与分析。
一、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
1、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先将社交类APP分为两类,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下面列出二者定义。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媒体(SOCIALMEDIA)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神通科技认为,社交网络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交关系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的体现,大部分即时通讯软件实现了社交网络的功能,即好友列表、对话与消息。通常来说,先有线下的社交关系,后有线上的好友关系。这样典型的APP就有QQ、微信……社交媒体强调内容发布,每一个个体都是内容的发布者,通过内容关注从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交媒体中,社交关系的建立有两条路径,一条是现实好友间的互相关注,另一条是通过搜索或是随机关注。典型的应用有微博、豆瓣等。
2、层级比较从二者的定义与属性来看,社交网络的层级要高于社交媒体,因为社交网络属于强社交关系,可以向社交媒体迁移,只需基于好友关系建立内容发布平台,比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交流与社交的需求永远存在,应用内的发布平台一旦建立,用户自发就会在平台上发布状态,好友之间很自然的就会在平台上形成互动。而社交媒体想向社交网络方向发展,就会困难很多。社交媒体上的人际关系都是弱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评论、私信进行,不易形成连续交流,软件的功能也不是为对话设计的,所以通过社交媒体,陌生人很难成为熟人。
二、衡量指标/分类标准/维度划分
这里选取几个维度,作为对社交APP分析的维度。
1、实名与匿名社交APP注册时,使用何种方式为自己命名,体现了APP设定的隐私保护策略、功能定位、社交关系强弱等因素。实名制:人人网,腾讯朋友。实名制的目的是让社交关系更加真实,可信。昵称/实名:微博,微信。大部分普通人倾向于昵称命名,一方面保护隐私,另一方面彰显个性。在微博中,一些名人会采用实名认证,确保微博是本人,容易被搜索到,增加人气。昵称:陌陌,抱抱。以陌生人社交作为定位的陌陌,一定以昵称取名。因为陌陌之前的名声,用户一定不想被熟人发现。匿名:微密。一些APP提供了匿名消息发布和聊天功能,有时是熟人之间,有时是陌生人之间。用户直接以化名命名,或者直接没有名字。
2、开放与封闭根据动态/发布内容的可见性进行分类。高可见性(所有人可见):微博,人人,陌陌。弱社交关系的社交媒体,用户一般不会发布隐私消息,微博和人人提供热门推荐,陌陌基于地理位置查看,都是高可见性的体现。当然,产品也提供可见性选项,保护用户隐私,比如微博的可见性选项,提供好友圈/指定的人/自己可见等等。中可见性(访问可见/好友可见):人人个人主页/QQ空间。这类产品提供不同的可见性选项,用户可以自己设置。低可见性(共同好友可见):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比QQ空间更为封闭,在QQ空间中,所有人对自己好友的评论都可见,而在微信中,只有共同好友的评论才可见。社交类APP开发的社交属性分析
3、社交关系的建立方式这里列出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方式基于好友与共同好友,基于手机通讯录,基于地理位置,基于共同爱好,基于搜索
4、好友关系层次陌生人-单项关注-互相关注,悄悄关注,好友陌生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人单项关注-一方关注另一方互相关注-双方互相关注悄悄关注-提供非公开关注功能好友-双方互为好友,任意一方解除好友关系,好友关系即结束。
上一篇:园艺APP开发的功能是什么?